党建动态

首页/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师道】机电视域下交大教风的双重维度及实践路径

    日期:2025年06月10日 15:26作者:肖勇编辑:机电学院审核人:刘建新点击量:


    机电视域下交大教风的双重维度及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肖勇,800cc全讯白菜网智能制造系教师,副教授,从教6年,主讲“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等课程。

    2024127日800cc全讯白菜网迎来了建院40周年,在机械与时代的齿轮咬合处,全讯800cc大白菜机电学院的教育之火也燃烧了40年。这里,严谨治学的血脉与交通强国的使命交织,铸就了严字为纲、新字为魂的独特机电教风基因以精密制造锤炼工匠筋骨,以科技突破点燃创新魂魄。一代代机电教师以教育家情怀熔铸大国工匠之魂,在芯火相传中践行匠魂育人的使命。当严谨的工程逻辑被赋予教育的温度,冰冷的机械便有了情怀的脉动这,正是交大机电教风对培养交通强国大先生的时代呼应。

    一、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机电基因

    交大教风肇始于严谨治学、务实担当的办学传统。机电学科作为学校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核心载体,教风积淀尤具行业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严字为纲:承袭高起点、厚基础、严要求、重实践的育人理念,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正在推行课程设计大作业零件图纸工零误差标准,以精益求精的要求锤炼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新字为魂:紧扣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需求,突破了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整车系统集成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首创了油电混合绿色航空动力系统和绿色长航时无人机,助推重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出高端交通装备状态监测与寿命预估和大跨径拱桥智能建造与运维技术,研制桥梁索塔裂缝自动巡检与精准感知测量装备,成功应用于国内多座大跨桥梁安全监测,解决了国家交通安全关键需求。同时将这些技术突破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教风的精神内核体现为“教育家情怀引领工匠精神培育的双向赋能:在价值维度上,以制造强国、报国有我的信念锚定育人方向,例如课程思政示范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以中航工业成飞自主发明S形试件被采纳为国际标准测试件为案例,介绍我国国家标准走向国际标准的艰苦历程和成就,提高学生对投身科技强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行动维度上,通过“经典阅读+理论传授+名师讲座+项目引领+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六位一体育人模式,将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内化为学生职业伦理,近年学院指导学生获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等国家级奖项142项。

    二、教风实践:从出发的育人场景创新

    仁爱之心照亮创新之路:怎样做一名言传身教的好教师?教师的教风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机电学院涌现出一批以曹源文老师为代表的好老师,他们课堂上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能准确找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点和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求知之美、探索之美。课外,极具亲和力,专注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凭借自己阅历帮助他们,构筑师生间真诚的交流平台。

    团队协作锻造“机电铁军”:学院积极搭建机电创新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工作室机育未来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等多元化的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积极组织学术竞赛和技能比拼,指导企业实习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李冰同学荣获第十四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张云帆同学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黄彦钧同学在教师团队指导下,从网红创客成长为装备研发新锐。

    三、制度保障与文化浸润的双轮驱动

    师德师风建设需以章程为纲、制度为网,通过刚性约束(准入、考核、退出)与柔性激励(荣誉、关怀)相结合,实现“软要求”向“硬规范”转化,唯有将制度执行力与人文凝聚力深度融合,方能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我们积极践行“全、新、亲、实”工作理念,健全“六抓六有”工作体系,创新“四聚焦四强化”工作方法,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要求,近年来通过“机芯智造”党建品牌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和两路精神系列活动,先后涌现重庆市课程思政名师4人、校级十佳教师”2人,引领师生人人有责、人人奋斗、人人成长、人人出彩。

    交大教风在机电学院的生动实践中,彰显出“芯火相传的技术坚守与匠魂育人的价值追求。作为一名新时代机电教师,我们当以教育家精神为帆,以大国工匠使命为舵,在培养交通强国大先生的航程中,让教风成为点亮学生科技报国理想的永恒星火。


    关闭